首页 公司动态 典型案例

广东电信台风案例

案情简介:2013年9月22日,“天兔”台风从广东汕尾沿海登陆,在广东粤西、粤东沿海地区掀起狂风暴雨,“天兔”台风西行横穿广东中西部,广东全省出现暴雨大风天气。此次台风对广东沿海地区的电信系统设施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其中机房设备、线路设施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例如交换机、蓄电池、小灵通机站、发电机、水泥杆、电缆等,其中汕尾、汕头、潮州、揭阳、惠州等地区损失尤为惨重。损失金额高达2亿左右。

此案重点:广东分公司在得到灾情损失后,第一时间召集公估人员商讨查勘方案及对策,分公司负责人统一部署指挥此次台风损失的查勘工作,即从组织人员到查勘定损,全部采用统一组织、统一调配、统一定损方案的方式,根据此次台风涉及范围广,受灾点较多,受灾面积大,受灾财产损坏程度有可比性的特点,将查勘重点放在损失特别惨重的地区,并且聘请相关专业的专家进行技术指导,确保全面迅速快捷完成现场查勘及受灾资产损失清点工作。

针对此次台风损失的特点,聘请了电信机房设备及小灵通设施专家,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统一的查勘方案、统一的查勘表格,将公估人员按专业特长及业务经验分成多个公估小组,集中培训严格要求按照统一的查勘方案执行。

在进入现场前,提前要求电信各地市经办提供各单位的详细报损清单,其中包括资产编号、受灾日期、受灾原因、损失数量、损失状态、单价等信息,并将各地市上报的详细损失清单表格分发给各公估小组,由各公估小组带去现场与实际损失情况进行核对查勘,从而为现场查勘及清点损失工作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也减少了与被保险人的矛盾。

查勘过程中,各公估小组第一时间被派到电信各个地市公司,且根据各地市电信受灾资产类型及灾害报损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不同的查勘方案,并有条不紊的、全面迅速的开展查勘工作。对设备类受灾资产,如电信机房、基站的发电机、蓄电池等,这类设备资产分布相对较集中且价值较高,在查勘时要求实施普查,也就是要求将设备的编号、型号、受损情形等一一登记清楚,以便后续快速定损。线路类资产由于损失分布范围较广且不太集中,电信各单位在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上报的损失清单未能全面涉及导致后续不断会增加新的报损,另外一些受灾区域可能由于暂未退水或道路暂时不通等原因导致公估小组无法及时进入现场等情况,对此,我们根据线路类资产有较高的可比性这一特点,采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受灾的情形不同、受损点的地理地势特点不同及受损财产的价值不同,采用重点的位置线路普查,面积大、价值低、有较大可比性的位置采用一定的抽查比例,按抽查结果测算整体损失数量的方案实施查勘。这样节既省了时间、也节省了人力,且容易得到被保险人的配合,大大提高了查勘工作效率。

现场查勘结束后,我们将所有的现场查勘记录进行了统一整理,根据现场受损情况及时进行统计分析,制定了详细的定损原则,定损原则从账目核定、数量确定、价格取值、设备及线路的定损程度等都一一详细列出,并将统一的定损方案发给广东电信各分公司经办,与其就定损原则、方案进行沟通,在双方对定损方案达成共识后,按统一的定损方案统一核定损失金额。这样既保证了定损准确性,也避免了与各县级电信公司的争执。最终我们在灾后两个月内就完成了最终公估报告的出具,共计索赔金额为1200万元,得到了业主及保险公司的认同。

此案的最大成功之处在于定损方案确定,不仅为此次台风损失核定奠定了基础,而且后来接连在广东登陆的两次台风造成的电信系统的财产损失,都以此次定损方案为准,尤其是第三次台风,由保险公司查勘人员查勘现场后,依据此定损方案,顺利、及时定损,得到了保险双方的认可。

上一篇:浙江电信台风案例